交通大学
交通大学(Jiao Tong University) 中国大学名,以工科,管理科见长的综合性高等学府。前身是南洋公学(现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),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(现西南交大)及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(现北京交大)。
交大渊源
交通大学前身之一 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。津海关道、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,隶属招商、电报两局,与同为一人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同为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 早创办的大学。从此南洋北洋交相辉映,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。客观公正地讲,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府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堂。但北洋大学堂由于战 乱等原因,发展并不如南洋公学,特别是抗日迁到西安联合北平其它院校成立北洋工学院后,备受抗日战争战火摧残。南洋公学虽几经易名,由于地处租界,早期免 受战火侵袭,成立后发展很快,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。南洋公学学生也灿若星辰,出名的有黄炎培(后为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)、李叔同、王安等。其中李叔同是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,文词歌赋,样样精通。交通大学前身之二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诞生于1896年。1877年,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在 直隶省(今河北省)创办开平矿务局,为了将开平矿务局生产的煤由矿区运往天津,经清政府批准,开平矿务局在1881年修建了唐胥铁路,并逐渐延伸。 1896年,津榆铁路总局(北洋铁路总局)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――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。创始人之一吴调卿,以津榆铁路总局总办的身份兼任铁路学堂 第一任总办(校长)。 1896年11月20日,北洋铁路总局在上海《申报》上刊登《铁路学堂告白》,开始招生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校舍坐北朝南。房舍为砖瓦建筑,建造对称整 齐。大门门楣上悬一横匾,锩刻“北洋山海关”五个小字,“铁路学堂”四个大字。1900年,八国联军入侵,山海关沦陷。山海关铁路学堂为俄军强占,学堂教 学被迫中辍,师生离散。这对中国铁路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损失。1902年8月,八国联军从山海关撤军,1903年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和关内外铁路总 局总办曾经积极筹划,力图恢复山海关铁路学堂,终因经费支绌,未能实现。1905年10月15日,路局总办亲自前往探伤火车站以西,谈山铁路机器厂以北择 定校址,旋即购地192.85亩,唐山建校工作从此开始。1905年,在唐山筹备恢复建校时,学堂仍按山海关铁路学堂旧制设立铁路工程科,学堂名称以唐山 铁路学堂命名。1906年3月27日,确定学堂名称为“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”,但因为校址已在唐山,后称“唐山路矿学堂”。
交通大学前身之三 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。1909年,清末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为提倡路政、培育铁路管理人才,奏请创办铁路管理传习所。同年,铁路管理传习所诞生于北平府右街, 开设铁路工程科,从英国、法国及德国引进相关教材和一批教员。1911年,增设邮电科,更名曰交通传习所。民国后,改隶交通部 ,增设电气工程、有线电工程、无线电等科。它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,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、电信教育的发祥地。1917年,交通部就传习 所原有专科充实课程,并添办商业管理科、会计科,并依铁路与邮电性质之不同,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,任命陈策为铁路管理学校校长,陆梦熊 为邮电管理学校校长。
交大现状
现在,西安交通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南交通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、新竹交通大学五 所交大已经联合成立“交通大学校友总会” (Jiao Tong University AlumniAssociation)。其宗旨是:加强校友与母校、校友之间的联系、团结和合作,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,共同为振兴中华,为增进各国人民之 间的友谊,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。其任务是:沟通校友与母校、校友之间的联系、发挥海内外校友的智力优势和广泛影响,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,为祖国的统一和 现代化建设作贡献。而交大海外校友因其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,虽身居海外,却仍然魂系母校,积极关心母 校,从学术上,财力上,社交等方面鼎力支持母校发展教育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交大海外校友超过5000人,遍布世界各地,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,加拿大,日 本,澳大利亚,巴西,以及香港,台湾地区,并且都成立了当地校友会,定期举行校友活动。由于历史上作为一个完整的交通大学1959年事实上已经"亡校", 上海和西安两校理论和严格法律上都为1959年新建的大学(也可以包括新竹交大),目前并不存在一所名字为“交通大学”的学校,原交通大学校友尴尬地只能 自己选择其中的一所返校归宗和奉献(数量上海交通大学为多),改革开放以来,考虑到上海交通大学仍在原地办学,不断有校友希望上海交通大学能够恢复“交通 大学”校名传承交通大学的光辉历史,而上海的地理位置也便于返校。
在美国,交大校友最多,校友活动也最活跃,在纽约,华盛顿,南加州,北加州,休斯顿,中西部, 纽芬兰等地均建立了校友分会,每5年举行交大校友大团聚活动。2000年第7次全球交大校友年会已经圆满结束。据当时《世界日报》报导,来自台湾的老校友 蒋光照,在会议结束前,宣布"全球交大校友联谊会"成立。首任会长为汪道涵;副会长8位包括五校现任校长谢绳武、宁滨、周本宽、张俊彦、王文生及美洲校友会总会会长李天和、台湾交大校友会长郭南宏、香港交大校友会长陈明敏;秘书长蒋光照。
香港校友会也十分活跃,同母校联系密切,支持甚大。每年4月8日校庆,海外校友不远万里,纷纷 返校,参加毕业周年大联欢并捐款捐物,讲学指导,以表达海外赤子的心意和期望。留学日本的校友均是80年代以后出国深造的,大都已获得硕士、博士学位,并 在大学任教或在大公司任职,于1998年汇集l00多位校友成立了留日校友会。
交大百年,天下一家……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